首页 > 资讯 > > 详情

出口额稳居全国城市第一位!设施农业赋能,青岛农产品量质齐升

来源:青岛日报社/观海新闻 2023-06-14 07:58:05

以高效设施化引领农业现代化,农产品供给体系不断完善,出口额稳居全国城市第一位

设施农业赋能,青岛农产品量质齐升


【资料图】

农业现代化,离不开发展载体、发展模式乃至发展思路的现代化。

在农业领域,设施农业通过新型生产设备、工程技术、管理技术调控温室、塑料大棚等保护设施内蔬菜、果树、花卉等植物生长的温、光、水、土、气、肥等环境参数因子,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环境进行整体或局部范围的改善,使植物生长不受或少受自然条件制约,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较少的劳动力,建立植物周年连续生产系统,实现植物高效优质生产。

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农业“看天吃饭”的被动和无奈,让农业具有“可控性”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,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,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。

作为经济大市、农业大市,当前,青岛正全力推进农业强市建设,致力于蹚出一条沿海发达地区建设农业强市的路子。其中,农业现代化是“必答题”。拥有一批低碳高产、智能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,成为青岛农业的“加分项”。

作为设施农业和数字农业融合发展的样板,凯盛浩丰数字农业模式在全国17个省市复制推广30多个项目;创新建设“深蓝1号”全潜式网箱和“国信1号”深远海养殖工船,将设施农业建在海上、船上……青岛市将设施农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,“十四五”以来累计推动67个设施农业重点项目开建,总投资达298.11亿元。2022年,全市农产品市场交易额达1165亿元,农产品出口至170多个国家和地区,出口额432.7亿元,稳居全国城市第一位。

更集约更现代
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“树立大食物观,发展设施农业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”。

向江河湖海要食物,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,不断丰富农产品供给体系,青岛提供了思路和可能——

作为沿海开放城市,海洋是青岛的特色,耕海牧渔,青岛发挥想象,将设施农业做成船,于是,世界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——“国信一号”应运而生。其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、研发、建造,是一座移动的“海洋牧场”,从鱼苗入舱、投喂养殖到起捕、加工、运输,在一艘船上构建起一座渔业养殖加工厂。据介绍,“国信1号”探索的“船载舱养”模式,每年可供应3700吨高品质鱼类和650吨的优质蛋白,持续稳定实现大黄鱼的全年工业化产出。

日前,“国信1号”迭代升级的姊妹船“国信2-1号”“国信2-2号”15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进行了签约,此外,30万吨级超大型养殖工船研发设计工作已开展。国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,未来,还将不断迭代优化,计划投资建成50艘养殖工船,形成总吨位突破1000万吨、年产海水鱼40万吨、年产值500亿元的深远海养殖船队,全力打造“蓝色粮仓”。

在青岛,发展设施农业既有蓝色的浪漫,也有绿色的厚重。支撑大食物观、实现畜牧业转型升级,青岛以现代设施农业“更新”传统畜牧业环境脏乱的刻板印象。

在青岛田瑞科技集团,蛋鸡住上“公寓房”,一名饲养员就可以管理15万只鸡;在青岛牧原农牧有限公司,这里的小猪从出生就住上了“大平层”,不仅实现了家居智慧化控制,还能坐上电梯。在政策和科技的推动下,青岛养殖企业正在逐步优化生产方式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,推动现代畜牧业产量和产值得到双提升。

更智能更高效

我国是设施农业第一大国,占世界设施农业总面积的80%以上,其中设施蔬菜占比81%。目前超过一半的设施农业以简易型为主,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,对设施内温、光、水、肥、气等环境因子的调控能力不够,正处于提质转型的关键时期。

如何提质转型?走低能耗、低成本、生态安全、高产优质高效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,是业内专家对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。在青岛,我们可以看到现代设施农业的样貌。

行走在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玻璃日光温室——凯盛浩丰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智能玻璃温室,体验到的是与传统农业大棚迥异的种植场景:这里的温室有三层楼高,以玻璃为“墙壁”,在房顶设有遮光幕布,生长在其中的番茄共700行,定植番茄16万株,亩均890株,通过滴灌实现浇水施肥。整个空间干净、整齐,没有传统农业大棚的“灰头土脸”,是一种工厂厂房般的工作空间。在视觉观感之外,整个玻璃温室分布着846个传感器、2330个控制器,这些硬件实时记录植株从定植到采收的全过程,每天产生2000余万条数据记录,是农业“思考”的依据。

在智能玻璃温室一楼中控室,这里是玻璃温室的“大脑”。通过接收传感器传输而来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,“大脑”思考出番茄种植的“最佳方案”,再输出对温、光、水、气、肥智能化调控等的多种功能性指令,为温室内番茄“打造”最佳生长环境,实现农作物的全天候生长。

如同设施渔业一般,设施菌菇亦是青岛着力打造的设施农业“特色牌”。

七河生物香菇菌棒生产基地是全球最大的菌棒生产基地,共有301个智慧化香菇种植大棚投入使用,每天产量4万多公斤,年产6000万菌棒。项目运用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依托5G通信网络,实现从进料、育种、生产、加工、检测、储运到销售等的全产业链智慧化决策、智能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。还实现了香菇自动脱袋、自动注水、自动包装等数字化产业链的全覆盖。

艾泽福吉菌棒培育工厂是全国第二大智慧菌棒生产基地,通过建设数字化智能食用菌培养大棚,开展食用菌菌棒的数字化智能生产、食用菌种植培养、食用菌产品的深加工等。目前,该基地生产的香菇菌棒年可消化胶东半岛产出的废旧果木近3万吨,产值达到1.4亿元。

通过设施农业,青岛农产品实现了“量”“质”齐升——凯盛浩丰智慧农业产业园生产的西红柿一颗1元钱,七彩农渔光一体智慧农业示范园培育的墨瑞鳕鱼苗一厘米1元钱,艾泽福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香菇菌棒一个1.6美元……数字显示,今年一季度,青岛市设施农业产出蔬果29.9万吨,实现产值约18亿元,成为现代农业促销增收的新引擎。(青岛日报/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)

青岛日报2023年6月14日1版

分享至:

上一篇:歌曲一起向未来的含义(未来的含义) 环球今头条 下一篇 :最后一页
x

推荐阅读

更多推荐